版本,最初指同一書籍的不同印本,后來指同一類事物在不同介質上的體現形態(tài)。 先民的某一類刻符、《詩經》的某家批注、《蘭亭序》的某個摹本、杜甫詩集的某個刻本、某個窯系中的一款梅瓶、某地年畫里的關公形象、《共產黨宣言》的某個語種譯本……都是各個領域、各種主題的具體版本。 版本是記錄人類文明進步、見證社會生活變遷的載體。每一種版本后面,都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淵源與豐富的時代信息。 近日,記者探訪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文潤路1號的杭州國家版本館,在版本中找尋時代變遷的義烏印記,傾聽版本背后的義烏故事。 《共產黨宣言》譯本 ——革命道路上的紅色印記 走進杭州國家版本館,徜徉在各式各樣的版本里,版本如事物發(fā)展變化過程中的一幀幀“截屏”,似歷史記憶中的一個個“閃存”。版本館一樓至二樓樓梯位置,有一塊展示區(qū)域特別醒目,放在該區(qū)域展示的是各種版本的《共產黨宣言》。 現場展品中,記者看到了《共產黨宣言》陳望道譯第一版、第二版(仿制品),另有成仿吾翻譯、華崗翻譯的不少《共產黨宣言》譯本。 第一版封面,印著紅色的馬克思半身坐像,畫像上方印有“社會主義研究小叢書第一種”“馬格斯、安格爾斯合著”“陳望道譯”等字樣。這本《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由于排版疏忽,封面書名“共產黨宣言”錯印成“共黨產宣言”。1920年9月,《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印刷第二版,封面也改為藍色。 據了解,《共產黨宣言》自1848年問世,影響遍及全球,被譯成110多種文字,出版2400多種版本。其中,第一個中文全譯本是陳望道于1920年在故鄉(xiāng)義烏分水塘翻譯的?梢哉f,《共產黨宣言》與浙江的淵源由來已久。如今,在杭州國家版本館,你可以看到從1888年至2018年出版的36種語言、1000多個版本的《共產黨宣言》。 工作人員介紹,館內《共產黨宣言》系列版本1140多冊,來自同一位捐贈者——浙江奧特萊斯廣場有限公司董事長金亮。金亮向杭州國家版本館捐贈的《共產黨宣言》版本內容包含圖書、漫畫、音頻等。其中1888年英文版有恩格斯親自寫的序言,是全世界存量極少的早期珍稀版本。 “與這筆珍貴紅色文獻的相遇,緣于一次巧合。”12月27日,記者致電金亮,他表示,悉數捐贈,不僅是其本人的想法,也是為了信守一份諾言。 之前,書籍收藏圈傳出一則藏書轉讓消息:一位研究《共產黨宣言》多年的北京藏友因個人原因,想為自己珍藏20余年的千余種《共產黨宣言》找個“好歸宿”。接洽過程中,這位藏友的一句話,讓金亮決心接手這批藏書,并承諾將它們全部捐贈。“他說,希望新主人能保護好這些藏品,要么自己收藏,要么就捐贈給圖書館等有需求的研究機構。” 兩人一拍即合,北京藏友將這批《共產黨宣言》以當初購置的原價全部轉讓給金亮。2020年8月,期待已久的藏品從北京郵寄到浙江,整整8大箱。2020年11月28日,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當天,金亮兌現承諾,將1140多種版本的《共產黨宣言》全部捐贈。 在相關人士看來,金亮捐贈的《共產黨宣言》版本全、質量高、系統(tǒng)性強,填補國內外對《共產黨宣言》全面系統(tǒng)收藏的空白,為相關研究打開新的空間。 各類證件 ——改革開放中的發(fā)展印記 杭州國家版本館二樓,一面“證書墻”格外引人注目。“證書墻”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證件。記者驚喜地發(fā)現,墻上的大半證件來自義烏。 紅皮黃字的義烏縣官塘中心學校畢業(yè)證書、義烏縣人民政府宅基地證、義烏縣自行車行駛證,白紙黑字的個體勞動者協會會員證,1988年義烏縣人民政府結婚證,1994年義烏市房地產交易市場管理所頒發(fā)的房屋租賃許可證,1999年義烏市國家稅務局頒發(fā)的稅務登記證,還有結算存折、黨費證、婦幼保健證…… 一本本證件,承載著一代代人的回憶。不少特殊的證件,更是不同時代的獨特印記。比如義烏縣自行車行駛證,20世紀80、90年代,流行的四大件是:手表、自行車、半導體收音機、縫紉機。家里有輛自行車,是倍兒有面子的事情,F在,每輛汽車都有《機動車行駛證》,以前的自行車也有行駛證。行駛證內,標注了一些行駛規(guī)則,還有車主的姓名、單位、住址及廠牌、鋼印號碼、發(fā)證機關等。 佛堂鎮(zhèn)倍磊村陳大伯回憶說,那時義烏道路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因此需要對自行車進行嚴格管理。后來隨著時代發(fā)展,機動車越來越多,自行車逐漸退居次要地位,自行車行車執(zhí)照完成使命,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眾多證件中,義烏市稠江街道官塘片王賢愛、孫寶芳夫妻的名字出現多次。記者輾轉聯系到今年72歲的王賢愛。他告訴記者,1989年頒發(fā)的義烏市個體勞動者協會會員證,是其做生意的第一本證件!斑@本證是在望江樓市場做生意時候的證件,當時我才剛剛開始做生意!蓖踬t愛說,1999年發(fā)的稅務登記證,則是在篁園市場擺攤時候發(fā)的。 墻上還有一本小證件,是1987年義烏縣農業(yè)局頒發(fā)的會計員證。這本證件的主人是義烏縣尚經鄉(xiāng)云溪村的駱光漢。“你一說云溪村,我還愣了一下,F在我們都已經搬進高層,并到通福社區(qū)!苯衲78歲的駱光漢說,這本會計證是他以前參加村里會計培訓時候發(fā)的。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擔任村里的會計、文書,直到現在還兼著村里的文書工作。 高高掛起的還有龔英昌和金云娟結婚證。外皮是喜慶的正紅色,上面是充滿時代色彩的燙金字“結婚證”,還有大大的“囍”字和兩條金鳳,下方寫著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制。里面粉粉的底色與當時流行的黑白合照,見證著這對夫妻曾經的美好歲月。 義烏改革開放歷程,折射出浙江“富民強省”發(fā)展之路。這一本本來自義烏的證件,就是最好的時代見證。杭州國家版本館內還設有浙江改革開放專題研究展區(qū),里面的不少照片,留存著義烏歷代市場與經商者的光影。 名人傳記、文學作品 ——歷史長河里的文化印記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 在數千年的發(fā)展長河中,勤勞勇敢的義烏人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義烏的魅力,不僅僅在于市場,更在于特色、在于文化。 杭州國家版本館內,記者看到義烏一代文豪駱賓王、抗金名將宗澤、妙手醫(yī)圣朱丹溪、義烏籍狀元王龍澤,還有近現代的陳望道、馮雪峰、吳晗等文學大家相關內容。翻開燦爛的歷史畫卷,義烏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多彩的文化傳承,從各式各樣的版本中撲面而來。 現場展示的漢華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1970版《宗忠簡公集》一書中寫道,“宗忠簡公為南宋第一名臣,紫陽綱目以方之……”宗忠簡,正是義烏宋朝抗金名將宗澤的別名。宗忠簡公集,顧名思義,便是宋代宗澤撰寫的詩文集。據史料記載,《宗忠簡公集》為“宋代宗澤撰,樓昉編,清王廷曾重編。詩文集,八卷! 不遠處,便是近現代著名畫家、學者黃賓虹草書駱賓王《帝京篇》。“朱門無復張公子,灞亭誰畏李將軍。相顧百齡皆有待,居然萬化咸應改……”黃賓虹筆下的草書,恣意灑脫、沉著酣暢,將文人的磊落感,表現得盡善盡美,也做到了筆墨傳情。 再往前走,便是明刻本《產寶百問》。書上記載,展示的刻本為王宇泰先生(王肯堂)重訂的堂藏板!啊懂a寶百問》為產科著作,五卷。原題元·朱震亨纂輯,明·王肯堂訂正。本書系書商將宋·齊仲甫《女科百問》更改書名,托名朱氏而予刊行者。”朱震亨,便是義烏元朝著名醫(yī)學家朱丹溪!懂a寶百問》現存四種明刻本及日刻本、清刻本等。 《產寶百問》邊上,還有商務印務館1936年版的《格致余論》,因“古人以醫(yī)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而得名,也是朱丹溪撰寫而成。朱丹溪著名的“相火論”“陽有余陰不足論”等俱載于此書,集中反映朱氏的學術觀點,闡述相火與人身的關系,提出保護陰血為攝生之本,列色欲、茹淡、飲食諸論,強調飲食起居的重要性。 場館內,還有義烏近現代名人傳記《陳望道全集》《雪之歌——馮雪峰傳》《清官夢——吳晗傳》…… 博覽古今事,物藏世代珍。每一個版本背后,都是強大的文化生命力和豐富動人的故事。無論是銘刻時代的版本文物,還是寫本時代的簡牘紙帛、版刻時代的古籍經卷,抑或是近代的印刷出版物或數字版本,都是生活的記憶、時代的縮影,更是文化自信的源泉。 |
GMT+8, 2025-4-22 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