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患三:剖腹產的小孩兒容易患呼吸系統(tǒng)疾病 如前所述,剖腹產的小孩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與刺激,免疫系統(tǒng)和肺部發(fā)育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后天就更容易患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如小兒肺炎、哮喘等病癥。英國有個統(tǒng)計,剖腹產小孩兒患哮喘的概率比正常順產的孩子高80%。 隱患四:剖腹產的孩子協(xié)調能力差 許多人認為,剖腹產的小孩比陰道分娩所生的孩子更聰明。理由是手術產的小孩不受擠壓,不會出現腦部缺血、損傷等情況。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此外,胎頭經過子宮收縮與骨盆底的阻力,可將積存的胎兒肺內以及鼻、口中的羊水和粘液擠出,有利于防止吸入性腦炎的發(fā)生。這些都是剖腹產所不及的。有資料證明:剖腹產的孩子與自然分娩的孩子在智力上并無差異,但剖腹產的孩子的適應能力要比自然分娩的孩子的適應能力差。 隱患五:剖腹產令“濕肺癥”嬰兒增多 過去五年因患上“濕肺癥”而入住深切治療部的初生嬰兒增加一倍,研究結果顯示逾七成患者是經剖腹產出生,而母親未經陣痛而剖腹分娩,或過早出生的嬰孩均有較高風險患上嚴重濕肺癥,可導致死亡。 即使決定剖腹生產,藍章翔建議在妊娠三十九周后才進行手術。她指出,大部分三十五周以上嬰兒的肺部發(fā)展雖已成熟,但在三十七周進行剖腹生產仍是太早。當嬰兒未足月(即妊娠少于三十七周)又需剖腹生產,便可考慮向母親注射類固醇,對嬰兒無影響之余,又可減低嬰兒患濕肺癥的風險,但需注意平衡母親的藥物風險。另外,有外國研究稱,曾患嚴重濕肺癥的嬰兒日后有較高機會患哮喘病等長期呼吸道疾病。 |
GMT+8, 2025-4-20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