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淚管閉塞按摩方法: 小于6個月的嬰兒,可以先嘗試“按摩法”方式幫助疏通。首先將雙手洗凈,利用食指指腹以畫圓的方式(建議剪短指甲以避免誤傷嬰兒眼睛),由上而下,自淚囊往鼻淚管方向按摩(即按摩鼻梁兩側),一天按摩3~4次,每次重復5~6下。建議可以在每次幫寶寶更換尿布前進行,不太容易忘記。 按摩的主要目的是借助擠壓,將淚囊內(nèi)貯積的分泌物壓出,淚囊管通暢了,就可以減少眼睛分泌物的產(chǎn)生及感染的機會。大部分的鼻淚管阻塞,在使用按摩的方法后都可以獲得緩解。 如有分泌物存在,用抗菌素眼藥水點眼、鼻淚管治療。 二、如何清理寶寶的耳屎 對于耳屎不多的寶寶,一般不需要處理,如果媽媽確實擔心,也可以用棉簽在外耳道入口處輕輕清理一下即可。 如果耳屎較多,可以用3%的碳酸氫鈉即小蘇打溶液,每2~3小時滴1滴入耳內(nèi),一天3~4次,1~2天后耳屎變軟再用小鑷子輕輕將其取出,注意這個過程一定要固定好小兒頭部,勿使其亂動。 平時每星期要用涂有金霉素眼藥膏的小棉簽,在外耳道卷一下,一則可以幫助殺菌,二則能濕潤外耳道的皮膚,從而使耳屎自然脫落,不會形成大塊。如果耳屎結成硬塊,造成外耳道阻塞,那就應去醫(yī)院請五官科醫(yī)生處理,切勿在家強行給小兒挖耳屎。 專家建議:少挖耳屎 耳朵有自潔功能,耳屎會保護耳朵 1、耳朵有自潔功能,到一定時候,耳屎會自己流到外耳來,到時用棉簽或軟紗布沾點水清理掉即可。 2、耳屎是嬰兒耳朵的保護屏障。比如,寶寶喝奶吐奶了,有時是躺著吐的,或者嗆奶了,都會流到耳朵里面。從外面流進去了,會被耳屎攔截,而從里面嗆入的,耳屎會吸掉一部分,并且阻止奶液流入內(nèi)耳,這樣可以防止中耳炎。 外耳道感染85%與挖耳有關 專家介紹,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在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中,85%以上都有挖耳屎的習慣或直接因挖耳屎致傷而感染。“相對于成年人,兒童的外耳道皮膚十分嬌嫩,與軟骨膜連接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huán)差,所以挖耳屎不當更容易引起外耳道的損傷和感染,導致其發(fā)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比绻⒆雍脛踊蛲诙簳r感覺不舒服稍作掙扎,挖耳器具還可能傷及孩子的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 因此,少挖耳屎,畢竟大多數(shù)父母不了解人體耳朵的解剖結構,看不清耳內(nèi)組織,而且為他人挖耳屎時力度難以感覺和掌控,如果因為挖耳屎而導致中耳炎甚至耳聾,那就得不償失了。 新生兒耳屎多,會不會得了中耳炎? 如果屬于中耳炎,一般早期,孩子會有疼痛的感覺,會哭鬧,另外注意有沒有發(fā)燒,再看他的食欲、睡眠,包括大小便的狀況是不是跟平時一樣,來判斷他有沒有得病。如果耳部分泌物過多,建議去五官科進行判斷,然后適當做一些局部的清洗和消毒的治療。 如何預防鼻屎導致的寶寶鼻塞 其實,只要用簡單無刺激的油脂(如凡士林、綿羊油、石蠟油)等物用棉花棒涂抹於鼻前庭一天三四次尤其是早晚和睡前加強,可讓鼻腔前端油油的不乾燥,不會有鼻屎,這種方法不但可保護鼻腔,同時可使鼻分泌物不會沾黏在鼻前庭造成鼻屎,甚至也可以減少小朋友因鼻癢而愛挖鼻屎的習慣,更能減少因摳鼻前庭而造成流鼻血的情形,不過在清除鼻屎后,如果仍有鼻水、鼻塞或鼻膿等現(xiàn)象時,就應盡速就醫(yī)。 在室內(nèi)放一個加濕器,保證室內(nèi)的濕度,尤其是冬春秋季,比較容易干燥的季節(jié),或是晚上在室內(nèi)放一盆清水,如果室內(nèi)是地板的話最好是每天用濕布擦兩次也能起到保濕的作用,然后每天晚上睡前給寶寶洗洗臉,這樣也能濕潤一下鼻孔。 |
GMT+8, 2025-4-19 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