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不會引起寶寶過敏 水果也會引發(fā)過敏。例如杏、芒果、香蕉、櫻桃、獼猴桃、哈密瓜、桃子、李子、木瓜、蘋果等,對于2歲以內(nèi)敏感體質的寶寶,也可能是顆“隱形炸彈”。因此,第一次添加時一定要特別小心,應該先從去皮蒸熟的果泥開始少量嘗試。 提醒一點,為了防止齲齒的發(fā)生,吃完水果后一定要幫助寶寶清理口腔。 吃飯少沒關系,反正飯后還有水果 飯后立即吃水果,其中所含的糖分和有機酸會與食物成分產(chǎn)生反應,而果膠還會因吸收水分、增加了胃內(nèi)食物的含水度而加重胃的負擔。 這樣不僅會影響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還會造成腹脹、打嗝、反酸、口臭等現(xiàn)象。水果的正確食用時間,應在飯前1~1.5小時,或飯后2小時左右,這樣可以在適當補充水分和熱量消耗的同時,縮短水果在胃中的停留時間,減少不利影響。 寶寶不愛吃蔬菜沒關系,可以通過水果來補充 水果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遠少予蔬菜,比如白菜、蘿卜等常見蔬菜的維生素c含量,均高出蘋果、梨等達6~10倍之多。當然,水果因其糖分、有機酸和芳香物質成分,可增加熱量攝入,促進食欲和幫助營養(yǎng)吸收,且因可以直接食用、沒有營養(yǎng)損失而具有一定優(yōu)勢。盡管如此,如果大量食用水果甚至替代蔬菜,除了讓寶寶攝入多余的不必要的熱量外,并無太多好處可言。此外,一次性大量攝入葡萄等高糖水果,還會引起高滲性腹瀉,對寶寶健康造成危害。 |
GMT+8, 2025-4-19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