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特種兵式旅游”熱潮退去后,不在線上做攻略、主要靠遇到當?shù)厝嗽儐柕摹按蚵犑铰糜巍鼻娜慌d起,相關(guān)話題也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榜。邊打聽邊旅游,走到哪玩到哪,游客不再受制于攻略和行程安排的束縛,通過與當?shù)厝私涣骰,能夠更好地融入當(shù)厣,沉浸式體驗當?shù)匚幕惋L土人情。當然,要提醒的是,全憑主觀印象也可能會“踩雷”。 熱議:“打聽式旅游”有支持也有疑慮 “師傅,您知道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嗎”“老板,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嗎?”“叔叔阿姨,我們這有什么特色嗎?”不做攻略、不趕時間、走哪玩哪,近日,主打隨性的“打聽式旅游”開始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在微博平臺上多位博主發(fā)起“你會嘗試‘打聽式旅游’嗎”的話題投票中,不少網(wǎng)友表示:“會,感覺很有意思!庇芯W(wǎng)友評論:“打聽式旅游有一種開盲盒的快樂”“我一直是這種旅游方式,下了飛機直接坐出租車就開始打聽……”也有網(wǎng)友分享自己旅游中遇到的人都很熱情,按他們的推薦玩得更開心,覺得向路人打聽是很好的旅行方法。支持“打聽式旅游”的網(wǎng)友普遍主張旅游是一個探索未知之地的過程,如果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旅行就會失去其本身的意義。他們普遍認為,在路上被忽悠的概率比看網(wǎng)上攻略“踩雷”的概率低得多。 不過還有近一半網(wǎng)友認為旅游前需要做好攻略,規(guī)劃好行程。至于原因,有的因為自己是“社恐”,難以鼓起勇氣向陌生人開口打聽,只好選擇自己規(guī)劃旅游路線。有人覺得許多路人推薦的都是攻略上有的,大概率問不出什么,能打聽到的“意外之喜”不多,還有可能被推薦到一個人特別多的景點,旅游的體驗感會變得更糟糕。也有人擔心如果向司機打聽,會暴露游客的身份,被推薦到距離更遠的地方,被“宰”更多的車費。不少網(wǎng)友認為應該攻略和打聽雙結(jié)合,靈活調(diào)整行程安排,把最想去的、最想做的完成,再隨意根據(jù)路人的推薦游玩。 “打聽式旅游”折射對旅游的個性化需求 近日,《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語”,“特種兵式旅游”位列其中。走紅背后,折射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義無反顧地奔赴“詩和遠方”,本質(zhì)上是大眾旅游向高質(zhì)量發(fā)展新階段的一種表達。在“特種兵式旅游”之后,最近年輕人中又開始流行“打聽式旅游”。 其實,“打聽式旅游”不是什么新型旅行方式。近幾年,各種旅行攻略大行其道之后,大家更習慣上網(wǎng)看分享做攻略了,雖然可以更便捷地獲取到很多旅行攻略,但隨著類似“網(wǎng)紅濾鏡”等套路增多,年輕人開始選擇返璞歸真,有了“與其做好了攻略被坑,還不如隨意一點,走到哪里算哪里”的心態(tài)!按蚵犑铰糜巍倍嗔艘恍┧沙诟,增加了旅行隨機性,更能為旅程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感。 一方面,選擇“打聽式旅游”的游客可以不再受制于攻略和行程安排的束縛,避免因為繁忙的行程而失去游玩的樂趣,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因為攻略踩坑、網(wǎng)紅打卡地景色與實物不符等問題。另一方面,“打聽式旅游”中游客與當?shù)厝私涣骰,能夠更好地融入當(shù)厣,沉浸式體驗當?shù)匚幕惋L土人情,擁有了更加多元化和豐富的體驗選擇。旅行者可以通過與當?shù)厝说慕徽劊谄胀ń值郎祥e逛,去探索那些隱藏的、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獨特風景、特色美食、風土人情等等,這恰恰符合年輕人對多元化、個性化旅游產(chǎn)品的追求。 當然,旅游全憑主觀印象也可能會“踩雷”,自己打聽好了地方,仍需要仔細辨別。此外,“打聽式旅游”還考驗當?shù)貙ν鈦碛慰偷挠押贸潭。一個熱情好客的當?shù)厝,或是一兩個貼心的指示牌,都能讓游客收獲完全不同的印象,感受到整個城市的友好。 |
GMT+8, 2025-4-6 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