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的天氣如變臉大師,說變就變,比翻書還快,讓人捉摸不透。這不,各級關于強對流天氣的預警連發(fā),提示人們時刻保持警惕,積極、科學、有效地防范強對流天氣可能帶來的安全威脅。 強對流天氣被稱之為“懸在頭頂?shù)臑暮Α。因為覆蓋范圍小,持續(xù)時間短,強對流天氣難以準確預報。目前,在世界上強對流天氣已經(jīng)被列為排在第四位的殺傷性自然災害,僅次于熱帶氣旋、地震、洪澇。 春季是強對流天氣的高發(fā)期,警惕強對流天氣的意識必須始終在線。防范勝于救災。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始終繃緊充分應對強對流天氣的安全之弦,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加強預警預報、值班值守,做到統(tǒng)籌調(diào)度到位、工作舉措到位、責任落實到位、督促檢查到位,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要堅持問題導向,把應對強對流天氣的各項措施抓實、抓細、抓到位,尤其要對一些重點行業(yè)、重點區(qū)域展開全方位的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高度關注戶外廣告、建筑工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交通安全、地質(zhì)風險點等的安全防范情況,及時清除各類隱患,杜絕可能因風大雨急而引發(fā)意外或災害。要堅持生命至上,做好及時轉(zhuǎn)移避險工作,需轉(zhuǎn)早轉(zhuǎn)、該轉(zhuǎn)盡轉(zhuǎn),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積極應對強對流天氣,要堅持群防群力,全民參與。一方面,要通過各種媒介及時向公眾發(fā)布預警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廣大市民的警惕心和危機感,積極主動地配合各項預警、防范措施的落實。廣大市民更要加強應對強對流天氣安全知識的學習,掌握應急避險常識,最大限度降低強對流天氣帶來的危害。 |
GMT+8, 2025-4-4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