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自閉歷程》 和中國電影《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自閉歷程》觀影思考 關于電影—— 中國電影《海洋天堂》和美國電影《自閉歷程》,這兩部電影中的主角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真實人物,《海洋天堂》的主角叫大福,現(xiàn)實中大福是由媽媽照顧的,媽媽去世后在社會的幫助下成為一名清潔工,維持著自己的生計,在電影中改成了由爸爸照顧,由李連杰扮演這個角色!蹲蚤]歷程》的主角叫坦普•葛蘭汀,在媽媽和老師的幫助下成長為一名大學教授,她現(xiàn)在就職于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就孤獨癥和畜牧處理做世界巡回演講,坦普實現(xiàn)了自己生命的價值。兩個同樣有著天賦的自閉癥孩子在兩種不同教育理念的教育下,他們的人格建構和生存能力的發(fā)展卻有著天壤之別。 在對這兩部電影進行對比賞析中,我們將大福爸爸和坦普媽媽幫 助孩子成長的理念和方法一一展示開來,供大家討論和評判:什么樣 的愛能夠幫助孩子成長起獨立、自主、自信,什么樣的愛才是真正對孩子不負責任的,什么樣的愛才是智慧的愛。 我想申明一點的是:這個章節(jié)不是講解自閉癥的臨床表現(xiàn)和如何治療的,也不是一篇關于自閉癥的醫(yī)學文章,如果讀者需要更具體地了解自閉癥,可以看相關的醫(yī)學書籍,我們在這個章節(jié)中討論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的理念和方式。 《自閉歷程》根據(jù)坦普•葛蘭汀自傳改編,坦普自幼患有自閉癥,她的母親一直沒有放棄對坦普的培養(yǎng),她訓練坦普說話,教導坦普禮儀和規(guī)則,讓坦普在正常孩子的學校里讀書。最后,坦普于一九八八年獲得伊利諾伊大學的畜牧科學博士學位。她是當今少數(shù)的人道主義屠宰場設計師,牲畜處理設備設計和建造專家之一,她發(fā)表過上百篇學術論文,并經(jīng)常性地巡回各地發(fā)表演說。 《海洋天堂》講述了自閉癥患者大福的故事,大福的爸爸將他作為病人照顧,替代他進行力所能及的生活基本技能,每晚睡前都是爸爸幫他脫衣服。大福每天跟隨爸爸上班,不到學校學習,也沒有同齡朋友,直到爸爸得知自己患上肝癌將不久于人世后,爸爸才開始對大福進行基本生活的訓練。影片根據(jù)一個中國家庭的真實故事改編。 觀影思考—— 因為不同的教育理念,幫助孩子成長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同樣是天才自閉兒的坦普和大福成長的結果完全不一樣。兩個孩子的成長中父母都付出了愛,但是他們給予孩子愛的質(zhì)量有著本質(zhì)的差異,坦普獲得的愛幫助她建構高貴的精神自我,引領她走向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大福獲得的愛泯滅其精神追求,讓他失去自我,掙扎在生存線上。由此,我們一起來思考。 1. 坦普媽媽的愛蘊含了怎樣的智慧? 2. 大福爸爸的愛是怎樣將孩子的精神溺于自己的需要中? 3. 卡洛克博士對坦普的幫助為坦普的精神建構了怎樣的智慧? 4. 我們給予孩子的愛是幫助孩子建構,還是讓孩子的精神溺愛而亡? 當媽媽送坦普來到新漢普郡寄宿學校讀書,媽媽第一次離開坦普,讓坦普獨自生活在這所學校里,看到媽媽離去時的不舍和堅定,我流下了眼淚。 每一個媽媽都會經(jīng)歷讓孩子離開自己獨自面對生活的那一天,即使我們認為孩子已經(jīng)有了充足準備,但我們還是擔心孩子是否已經(jīng)能獨自面對未來生活,掛念孩子是否會在夜里流下思念我們的熱淚,掛念孩子的一日三餐和夜里的安睡……但我們依然要像坦普媽媽那樣放手,即使流淚,也要轉(zhuǎn)過身,不讓孩子看到,將牽掛留在自己心里,將堅定傳遞到孩子心里,讓孩子相信——這個世界屬于他自己! 第一節(jié) 自閉癥孩子的多種表現(xiàn) 雖然在這個章節(jié)中,我們的重點不是講解自閉癥的病因、表現(xiàn)和治療方法,但我們需要簡單地對自閉癥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以便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能夠懂得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20世紀50年代,醫(yī)學界認為自閉癥是幼兒精神分裂,到了70年代,研究者們認為自閉癥很可能是因為孩子缺失母愛引起的,隨著對自閉癥研究的不斷進步,目前已經(jīng)修正了對自閉癥病因的錯誤認識,F(xiàn)在的研究表明,自閉癥是由于大腦先天性損傷導致,而不是由于教育或生活環(huán)境惡劣而誘發(fā)的疾病。 自閉癥孩子兩歲左右出現(xiàn)明顯的癥狀,比如兩歲后突然表現(xiàn)為不說話。由于腦部功能發(fā)育不全,自閉癥孩子主要表現(xiàn)為認知交流和社會性能力的損傷,缺乏解讀他人心理的能力,在與他人建立關系方面存在嚴重的缺陷,同時,自閉癥還表現(xiàn)為焦慮、聽力和語言損傷、對光和聲音敏感、呈現(xiàn)單通道認知等。 僅從字面上理解“自閉癥”這三個字,人們會認為這是一種有意識地將自己的內(nèi)心封閉起來的心理疾病,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自閉癥并不是一種心理疾病。但是,自閉癥會帶來人際交往困難,無法讀懂他人的心思,不知道怎么與他人互動,因而會帶來心理問題。如果自閉癥孩子繼發(fā)了心理問題可以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但如果因為自閉癥就直接找心理醫(yī)生來治療是不可行的。 這兩部影片中,通過坦普和大福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和心理,我們能夠了解自閉癥孩子多種損傷帶來的復雜多樣的表現(xiàn)。 缺乏解讀他人心理和環(huán)境的能力 大福爸爸得了肝癌,下班回到家后又累又餓,疾病引起的疼痛讓爸爸沒法給大福做飯,就讓大福先吃個蘋果。大福拿起蘋果后,一邊吃一邊使勁擠向躺在沙發(fā)里的爸爸,他完全不能夠理解躺在沙發(fā)上的父親此刻身體被疾病折磨,他也不能夠主動考慮到爸爸是否需要自己的照顧,缺乏理解他人的能力。 坦普在大學學習階段,與一位盲姑娘成為了室友,她帶盲姑娘到小電影室看電影,在為盲姑娘解說電影情節(jié)時聲音非常大,干擾了其他同學的觀賞,當眾多女孩發(fā)出“噓噓”聲暗示她聲音小一點時,她將這樣的“情節(jié)”連同電影情節(jié)一起解釋給了盲姑娘:“還有女孩們發(fā)出的噓聲!碧蛊胀耆荒軌蛞庾R到她的大聲解說影響了其他觀眾,缺乏解讀環(huán)境的能力。 語言損傷 大福爸爸帶大福自殺未成功,回到家里后,大福爸爸抱著大福說:“我不走,爸爸走后誰來管你?誰來管你?!”大福木然地回聲般重復道:“誰來管你?”大福爸爸在大福見到劉校長之前就跟大福說:“大福,見到劉校長要問你好!贝蟾T诿鎸ι系膶W校領導照片時,重復著爸爸的話:“見劉校長要問你好。”影片中爸爸說一句,大福學一句,就像回聲一樣,這種情況就叫回聲性語言。這是自閉癥孩子語言損傷的表現(xiàn)。 坦普兩歲多以后就不再講話,這也是語言損傷的表現(xiàn)。 面對環(huán)境變化容易產(chǎn)生焦慮、狂躁 自閉癥孩子面對自己環(huán)境中的一點點改變都會非常焦慮,這種焦慮的表現(xiàn)為狂躁、發(fā)怒、坐臥不安、大喊大叫等。坦普在姨媽農(nóng)場里的時候,一天,當她回到房間,走到房間門口發(fā)現(xiàn)貼在門上寫有“坦普的房間”的紙掉在了地上,推開房門后發(fā)現(xiàn)房間里出現(xiàn)了變化,她當即情緒失控,飛奔出房間,直接跑到擠壓牛的機器里尋求平靜;當坦普第一次進入學校分配給她的宿舍時,面對新的環(huán)境她焦慮不安,吵著要離開。 聽覺損傷 坦普來到姨媽的農(nóng)場,在住進姨媽為她準備的房間時,姨媽在一張紙上寫下“坦普的房間”幾個字,在寫字的時候,坦普的耳朵仿佛被尖利的聲音刺激了,她立即捂住耳朵,坦普聽覺損傷表現(xiàn)為對聲音特別敏感。 食物的單一 坦普只吃布丁和果凍,大福只喜歡吃雞蛋和蘋果,這是自閉癥孩子食物單一的表現(xiàn)。 自我刺激行為 “自我刺激行為是刻板性行為也是重復性的身體運動或者對某個物體的重復動作! ①在電影中我們看到坦普和自閉癥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旋轉(zhuǎn)、在地上打滾、拍打等就是自我刺激行為,坦普認為這些自我刺激能夠代替自己需要擁抱的感覺。 、 《異常兒童心理》,[美]埃里克•J﹒馬什、戴維•A﹒沃爾夫著,徐浙寧、蘇雪云譯,第364頁。 刻板動作 大福的刻板動作表現(xiàn)為走路轉(zhuǎn)彎的時候,雙腳要呈90度轉(zhuǎn)折,然后才將身體轉(zhuǎn)過來,他還喜歡張開手指做搖擺手的動作。 單通道認知 自閉癥孩子表現(xiàn)出“缺乏混合不同感覺通道感覺的能力,如不能既看見一個人拍手,同時也聽到拍手的聲音”,“對于環(huán)境的某一個細節(jié)部分的選擇性關注,而忽略其他重要特征,這使得自閉癥兒童表現(xiàn)出隧道視覺或者隧道聽覺,使得他們更難對周圍的世界進行了解”。① 在《自閉歷程》中,坦普的單通道認知在電影的一開始就表現(xiàn)了出來:她和姨媽在車上聊一部關于牛仔的電影,當來到姨媽農(nóng)場時,姨父正和一位鄰居聊天,坦普看見這個年輕人的脖子上的圍巾和皮帶,立即將電影中男主角的圍巾和皮帶與之配對,由此,坦普急切地問年輕人:“你是牛仔嗎?”這個情節(jié)反映出坦普只用圍巾和皮帶的細節(jié)來作為判斷牛仔的標準,而沒有關注到判斷一個人的身份的其他 、 《異常兒童心理》,[美]埃里克•J﹒馬什、戴維•A﹒沃爾夫著,徐浙寧、蘇雪云譯,第366—367頁。 更重要的環(huán)境因素。 在《海洋天堂》與《自閉歷程》這兩部電影中,充分地描述了自閉癥孩子的各種表現(xiàn),在此,我們不一一列舉,在后面的章節(jié)里會繼續(xù)就內(nèi)容需要談到自閉癥孩子的表現(xiàn)。 |
GMT+8, 2025-4-19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