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對你說
媽媽: 您和爸爸能不能商量出一個結(jié)果再讓我執(zhí)行你們的口令呢?不然的話,您讓我往東,一會兒爸爸又讓我往西,您說我夾在中間,到底該聽誰的好? 每次您和爸爸的意見不統(tǒng)一都讓我很為難:聽媽媽的話,爸爸就會不高興;聽爸爸的話,媽媽肯定也會生氣。唉!媽媽,您和爸爸意見不統(tǒng)一,真是讓我左右為難!就拿剛才吃飯時的事情來說吧,本來我和爸爸正在說學(xué)校里發(fā)生的趣事,爸爸聽了也被逗得哈哈大笑,這時候,您端著菜不高興地沖著我倆說:“說過多少回了!吃飯的時候別說話,影響消化。你們就是不聽!吃完飯再聊!” 我看見爸爸剛才還笑呵呵的嘴,一下子就閉上了。爸爸有些不自在地說:“我從白天忙到晚上,就吃飯這點兒時間能跟閨女聊聊天,一會兒吃完飯她又該學(xué)習去了,哪兒有時間再聊天。∥覀儌z吃東西的時候不說笑不就行了嗎!”但是媽媽您一點兒也不讓步,堅決地讓我服從您的命令,不許我再在飯桌上說話。而爸爸還一個勁兒地故意逗我說話。 看著您和爸爸劍拔弩張的架勢,我也不知道聽誰的好了。您堅決讓我按照您的意思沒有錯,可是爸爸說的也不無道理呀!如果不在吃飯的時候和爸爸聊聊天,一會兒吃完飯就更沒機會了。 唉!媽媽,您和爸爸說的都有道理。那我該聽誰的呢? 女兒:小柔 媽媽要懂的心理學(xué):父母意見不統(tǒng)一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慈母嚴父。母親思緒縝密,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細節(jié),而父親剛毅的性格使得他更偏重于關(guān)注孩子的精神需求。父母雙方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起著互補的作用。 在孩子的心智尚未發(fā)育成熟時,孩子也沒有太明確的是非觀念。一般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批評和教育中發(fā)現(xiàn)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墒钱敻改傅囊庖姵霈F(xiàn)分歧時,孩子也無法判斷究竟是爸爸正確還是媽媽正確。家長這種步調(diào)不統(tǒng)一的情況,會給孩子的內(nèi)心帶來很大的困擾。這就像給了孩子兩塊時間不一致的手表一樣,孩子是沒有辦法辨別出正確的時間的。所以,給孩子兩塊表,等于孩子沒有表。 不可否認,教育孩子有時候父母雙方需要一方唱白臉,另一方唱紅臉。但無論處于什么立場,評判孩子行為的標準必須是一致的,父母之間應(yīng)該相互配合,步調(diào)統(tǒng)一。如果爸爸剛剛批評了孩子的過失,媽媽立刻當著孩子的面指責爸爸,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借著媽媽的庇護認為自己沒有錯,這樣孩子就不會有改正錯誤的意識。 換種方式愛孩子 1. 別讓孩子的問題上升為家庭戰(zhàn)爭 小新吃完早飯,發(fā)現(xiàn)還有一個荷包蛋沒有吃,他實在是吃不下去了,但又怕媽媽看到他把雞蛋剩下了批評他,想來想去,小新就偷偷地將雞蛋扔進了廚房的垃圾桶里,他的這一舉動恰好讓爸爸看到了。 爸爸看到小新這么浪費食物,非常生氣。他質(zhì)問小新:“你怎么這么浪費糧食!你小時候還背過‘鋤禾日當午’呢!都背哪兒去了!真是太不像話了!” “不就一個雞蛋么,有什么大不了的!毙⌒驴粗职稚鷼獾臉幼樱灰詾槿坏匦÷曕洁熘。 這下徹底把爸爸給惹火了,他一把拉過小新:“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糟蹋糧食還不知悔改!回你的房間好好反思一下!”一邊說著,一邊把小新關(guān)到了他自己的房間。 小新沒想到爸爸會把他關(guān)到房間里,他立刻大聲哭喊:“媽媽!媽媽!快給我開門!”媽媽聽到小新的哭聲,急忙從客廳跑過來。看著垃圾桶里的雞蛋和仍然帶著火氣的爸爸,媽媽就猜到了事情的大概,于是趕快幫小新打開了房門。要是平時,媽媽看到小新這么浪費,肯定也會狠狠地批評小新?墒乾F(xiàn)在看著小新哭得那么厲害,小新媽媽不自覺地就把注意力放到了爸爸把小新關(guān)在房間這件事情上。媽媽責怪爸爸:“孩子犯錯了,你就不會好好說話呀!干嘛非得把他關(guān)屋里呀?他還小,這是你教育孩子的方式嗎?”小新聽到媽媽的話,哭得更厲害了。 爸爸看到媽媽站在了小新一邊,覺得在小新面前下不了臺,于是他指著媽媽大聲喊道:“都是你平時慣著他!看看他現(xiàn)在一點兒規(guī)矩都沒有了!” 聽了爸爸的指責,媽媽的火氣也一下子冒上來了:“你平時都不管孩子,出來問題就往我身上推,你是怎么當爸爸的!” 結(jié)果小新的爸爸媽媽開始吵起架來,沒人再關(guān)注小新浪費的問題了,而小新只能不知所措地看著爭吵的父母。 小新家由教育引發(fā)的戰(zhàn)爭并不是偶然現(xiàn)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爸爸媽媽都有自己的思維和見地,因此家長很容易出現(xiàn)意見分歧。倘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都固執(zhí)己見,那么由教育孩子而引發(fā)的家庭戰(zhàn)爭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出現(xiàn)了分歧,父母應(yīng)該在私下里進行溝通和協(xié)商,達成教育孩子的共識。切忌當著孩子的面爭論不休,甚至爭吵,以免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2. 別讓孩子趁虛而入 陳曦媽媽正在廚房做飯,陳曦跑過來拉開冰箱想要吃蛋糕。媽媽對陳曦說:“一會兒就吃飯了,別吃蛋糕了,不然吃飯的時候你又吃不了多少了。”陳曦看看媽媽,點頭出去了。 不一會兒,陳曦爸爸回來了,而且還買來了新出爐的蛋糕。爸爸高興地招呼陳曦:“閨女,快來看爸爸給你買什么啦!你最喜歡吃的蛋糕,還熱乎呢!快吃吧!” 陳曦驚呼著:“爸爸萬歲!”拿起蛋糕就吃了起來。 在廚房的媽媽聽到爸爸的聲音后,走出廚房跟爸爸打招呼,卻看到陳曦正在吃蛋糕。于是媽媽厲聲質(zhì)問陳曦:“不是說了不讓你吃蛋糕了嗎?你怎么還吃?”陳曦語氣堅定地回答媽媽:“是爸爸讓我吃的!眿寢尶戳税职忠谎,爸爸補充道:“我買回家的蛋糕是剛出爐的,我就讓孩子趁熱吃了! 媽媽對陳曦說:“既然爸爸讓你吃的,你就吃吧。少吃點兒,一會兒就吃飯了!标愱馗吲d地應(yīng)允了。 此后不久,媽媽發(fā)現(xiàn)陳曦學(xué)會了察言觀色。如果媽媽不應(yīng)允的事情,陳曦就會跟爸爸講。而爸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會答應(yīng)陳曦的要求。媽媽事后知道,也會礙于爸爸對陳曦的允諾而做出讓步。 但是,媽媽覺得陳曦的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不利于陳曦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媽媽跟爸爸共同商量后決定,當陳曦再單獨向爸爸媽媽提出要求時,爸爸媽媽不要立刻給出答案,要留給陳曦自己思考的時間,然后爸爸媽媽找機會商量后,再給陳曦答復(fù)。這樣陳曦就不能再鉆爸爸媽媽的空子了。 沒過多久,陳曦發(fā)覺了爸爸媽媽的戰(zhàn)略計劃。逐漸地陳曦也習慣爸爸媽媽的處理方式了,有時候陳曦對媽媽說完她想做什么后,還不忘提醒媽媽:“您問問爸爸的意見是什么!标愱貗寢尶吹疥愱氐霓D(zhuǎn)變,感到特別地高興。 如果家長教育孩子的行為不能統(tǒng)一,那么以孩子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很容易就會發(fā)現(xiàn)父母教育上的漏洞,并且加以利用,以滿足自身的愿望。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這種因教育上的不一致帶給孩子的隱患。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要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引導(dǎo)孩子問題上要做法一致。這樣孩子才能感覺到家庭團結(jié)一致的氛圍,不會因父母做法不一,而對其中的一方產(chǎn)生偏好或偏見。 |
GMT+8, 2025-4-10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