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我就是一名人民教師,在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學(非熱門學區(qū))當語文老師。明天就是教師節(jié)了,本來想說點什么又無從說起,白板馬克筆約我來寫寫關于教師節(jié)送禮,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那我就來寫點吧。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提到教師節(jié),人們就紛紛想到要給老師送禮,甚至還覺得不給老師送禮,老師就會冷落自己的孩子。一旦這種思維定勢形成以后,恐怕你想要獨善其身也是不可能的了!我作為一名教師,僅代表我所在和認知的教師群體說一句話:沒有一個老師是一開始就想要收取家長“禮品”的。然后事實卻是讓雙方都陷入“騎虎難下”的境地。到底是老師默許家長要送禮,還是家長抱著“賄賂”的心態(tài)來腐蝕老師隊伍的,已經(jīng)和“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一樣無從考究了。
原本教師節(jié)學生家長給老師一點有心意且不貴的小禮物,的確可以讓師生家長三方的關系更融洽,也更有助于溝通。然后,這種關系卻很容易變味,一旦有人稍微提高了禮品的檔次,比如“廣為傳頌”的超市卡和各種券,還動不動上千的,立馬就有一種“交易”的感覺。剛開始被塞這種禮品,很多新老師都會不好意思,不愿意收,很為難,甚至坐立不安,問老教師,這種情況怎么處理。怎么處理呢,只有兩種,想個辦法退回去,或者看面額小的就先收下,以后有機會再還一下人情。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剑鰜砘爝t早是要還的,人情債沒那么好欠的。
于是乎,老師除了日常上課之外,還多了一項負擔,要惦記著誰誰的家長當時送了我多大的禮,我要找個什么時機禮尚往來一下。那么,老師的心思就會不那么專注,也難保個別家境略差的老師會受不了誘惑,從而德行有虧。即便老師不可能真的因為收了誰家的厚禮就真的把誰家的小孩捧上天去,或者因為沒有收誰家的禮物而故意冷落他家的小孩,這個真沒有!但是,即便盡量想讓自己對每個孩子一視同仁,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但與家長接觸多的和接觸少的,憑良心說,真的會在孩子身上產(chǎn)生不同觀感(我估計我下面說的話肯定會有人噴我,我既然開帖說了,也不會虛偽的說自己肯定絕對公平,只是想讓大家能多了解一下一個老師的心聲)。
一般會送禮,并且很大氣的那種,家長普遍情商比較高,腦子活絡,家庭條件也比較良好,對子女的未來很關注,但未必會有耐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所以對老師寄予的希望很大,相當于希望花錢買省心。但這些家長倒也不會很追究你是否對他家孩子有特殊優(yōu)待和額外照顧,送禮就是送禮而已。其實教育一直都是主張家庭教育優(yōu)先,老師學校只是教方法和規(guī)則的。對這類家長,我覺得與其給老師送厚禮,不如多花點時間陪陪孩子,看到孩子身上的特長。
還有一種,送禮不會太突兀,也不會太花錢,幾百來塊錢的買一些我們平時會用到的家居或者日常用品,倒也還蠻貼心的。這種家長一般都是挺會經(jīng)營,也挺精明的,他們對于送禮也是很花心思,用最少的錢辦最得體的事,平時經(jīng)常會跟老師聯(lián)絡,問自己的孩子怎么樣啊,哪些方面有長進,哪些方面不夠好,要老師多費心啊,多教教啊之類?傊畬儆谔貢螯c那種,覺得我們的禮到了,你就要特別關注我們的孩子。這種家長,我作為老師跟他們打交道不可避免,但是作為朋友還是有點敬而遠之。
最后一種,也就是不太會由家長出面來送禮,或者由小孩畫一幅畫,送一張賀卡一束花什么的。說實話,對于這樣的小孩,大多數(shù)老師真的不會有什么冷落之意。只要小孩乖巧懂事,成績不拖后腿,上進努力,如果是因為小孩家里不是太寬裕,我們一般也會特意多多關照的。
綜上所述,但凡有點良知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老師,真的不是以家長送禮多少來區(qū)別對待小孩的,而是以小孩和家長給你的感受來對待的。將心比心,這是一個人際社會,人與人之間是不可能徹底脫離人情往來,即便是親朋好友之間也會涉及禮品紅包,只是老師這個身份讓很多事情變得太復雜太敏感。要我說,最好大家都不送禮,退回到同一起跑線,免得老師犯愁,家長也犯愁。如果暫時無法扭轉這種格局,也請家長抱著平常心,坦然一點,平和一點,你是誠心誠意送禮還是抱有目的送禮的,真的太明顯。我只能代表自己,不供你參考。
我不能保證真的對每個小孩都完全同等照看,一個班上,總會有一些特出挑和特調皮的需要老師額外花心思,這不代表老師會偏心或者厚此薄彼,只是帶好一個班,真的需要方方面面都做的很周到,我們也是人,也會有不足之處和個人感情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