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家長就會對他們進行財商教育。儲蓄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步。國內(nèi)的家長對這方面教育的認知度不高,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儲蓄習慣是很有必要的。 有一種好的方法,那就是借鑒外國退休金的發(fā)放制度:每當孩子儲蓄一塊錢,家長也同時存入一塊,使他得到雙倍的金錢。同時,還可以設(shè)定:當年終的儲蓄達到一個指定的金額,便可以獲得一定的獎金,儲蓄金額越高,獎金的金額也越高。比如,假設(shè)孩子每年儲滿400元,就可以得到100元獎金;儲滿1000元,得到240元;儲滿2000元,得到600元…… 當孩子有了某種消費目標,如想學鋼琴、買某款名牌鞋,家長可以提出:父母出一部分,由孩子從儲蓄中支出一部分。 家長還可以設(shè)定一些約束性的條款:如果孩子在某個時間內(nèi)取回儲蓄的話,父母也會把自己的部分取回。 理財高手一般都擁有抑制沖動的心理功能,能夠利用自己的理智,犧牲暫時的快樂,來換取更大的成功。 還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要凡事立即滿足孩子的要求,要有意識地進行“延遲滿足”的訓練,從給孩子買吃的、買玩具這些小事做起,讓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愛儲蓄、愛理財?shù)暮昧晳T。 |
GMT+8, 2025-4-12 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