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外部的皮層中含有花青素類色素,這種色素本身具有很強的抗衰老作用。 研究表明,米的顏色越深,表皮色素的抗衰老效果越明顯,因此,黑米色素的作用在各種顏色的米中是最強的。此外,這種色素中還富含黃酮類活性物質(zhì),是白米的5倍之多,對預(yù)防動脈硬化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黑米中含有較為豐富的膳食纖維,淀粉消化速度慢,血糖指數(shù)為55(白米飯為87),因此,吃黑米不會像吃白米那樣造成人的血糖劇烈波動。黑米中的鉀、鎂等礦物質(zhì)還有利于控制血壓、減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fēng)險。糖尿病患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把食用黑米作為膳食調(diào)養(yǎng)的一部分。 為了更多地保存營養(yǎng),黑米多半在脫殼之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這種口感較粗的黑米最適合用來煮粥。煮粥時,為了使它較快地變軟,最好預(yù)先浸泡一下,讓它充分吸收水分。為了避免黑米中所含的色素在浸泡中溶于水,泡之前可用冷水輕輕淘洗,但不要揉搓;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不要丟棄,以保留其中的營養(yǎng)成分。 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潤腸”,“滑濕益精,補肺緩筋”等功效;可入藥入膳,對頭昏目眩、貧血白發(fā)、腰膝酸軟、夜盲耳鳴癥、療效尤佳。長期食用可延年益壽。 因此,人們俗稱:“藥米”、“長壽米”。由于它最適于孕婦、產(chǎn)婦等補血之用,又稱“月米”、“補血米”等。歷代帝王也把它作為宮廷養(yǎng)生珍品,稱為“貢米”,F(xiàn)代醫(yī)學(xué)證實,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yǎng)肝明目等療效。經(jīng)常食用黑米,有利于防治頭昏、目眩、貧血、白發(fā)、眼疾、腰膝酸軟、肺燥咳嗽、大便秘結(jié)、小便不利、腎虛水腫、食欲不振、脾胃虛弱等癥。由于黑米所含營養(yǎng)成分多聚集在黑色皮層,故不宜精加工,以食用糙米或標(biāo)準(zhǔn)三等米為宜。 黑米的鋅、銅、錳等礦物質(zhì)含量比普通大米高,并且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維生素C、葉綠素、花青素、胡蘿卜素等成分。所以,它比普通大米更有營養(yǎng)。一分錢一分貨。正因黑米較高的食用價值,其價格也比普通大米也高得多。 提示:黑米必須熬煮至爛熟方可食用。因為黑米外部是一層較堅韌的種皮,如不煮爛很難被胃酸和消化酶分解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與急性腸胃炎。因此,消化不良的人不要吃未煮爛的黑米。病后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于吃黑米,可吃些紫米來調(diào)養(yǎng)。 |
GMT+8, 2025-4-13 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