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大聚會,席間,一位“同學勞模”的創(chuàng)業(yè)史成了美談。當年,在不少人紛紛去考大學時,這位成績中等的同學卻選擇了進工廠搞水電安裝。當一些同學鎩羽而歸時,這位同學卻把事業(yè)搞得紅紅火火了。在交談中,這位創(chuàng)業(yè)有成的同學說,我深知不是讀大學的料,就知難而退,另辟蹊徑了。 好一個知難而退!這是一種明智的退,是一種科學的退,是一種“認識你自己”的自知之明。記得前些時候,在《我貧窮,我奮斗》一書中讀到這樣一個故事:19世紀中葉,不少人聽說美國加州有金礦,紛紛前去淘金。17歲的小農(nóng)夫亞默爾也加入了淘金者的隊伍中。然而,加州氣候干燥,水源奇缺,不少人被饑渴折磨得半死。許多人抱怨:誰要是給我一壺水喝,我就給他一枚金幣。亞默爾想:我肯定弄不過這些強勁的淘金者,這里不是缺水嗎?于是,他退出了淘金隊伍,開始挖渠引水,過濾成為飲用水,并裝進桶里,挑到山谷里賣給淘金者。結果,當許多淘金者空手而歸的時候,他卻靠賣水賺到了一筆可觀的收入。生活中,有些事就怕盲目。就怕找不到制高點。任何事情都存在突破口。但不是任何人都能夠穿越。如果說挑戰(zhàn)是對生命的發(fā)揚,是人類對事物的宣戰(zhàn),那么明智該是另一種美好的境界,是對生命的敬畏和尊敬。而不少悲劇的避免,成功的事例,往往與改變思維定式,講究科學方法有著密切關聯(lián)。 面對生活,面臨挑戰(zhàn),懷揣一根理智和明智的坐標上路,很有必要。生活中的不少事,是需要盡力而為的,但也必須量力而行?偸遣蛔粤苛,感覺永遠良好,總想蛇吞大象,往往便多出嚴酷的生活教訓。心中明白自己有幾斤幾兩,有一點自知之明,它能督促我們不懈努力地向前,又能提醒我們恰到好處地停步。它能啟示我們,在不能靜的時候,能不能繞一繞,或者歇一歇,甚至退一退。這絕非是逃避,也不是消極,而是一種思維和眼光,是另一種道路和境地。 “向前三步想一想,后退三步思一思”。一個人要不斷地走向高峰,走向開闊,在理想上應是志存高遠的。但有時候未碰鼻子就拐彎,也是一種智慧的選擇,成功與失敗同時開始,堅持與放棄各有意味。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我們也應當適時適當?shù)夭扇∫酝藶檫M的辦法,以一種睿智,以一種謀略,去積極進取?梢赃@樣說,不少時候如果一味鉆牛角尖,走死胡同,其結果可想而知。退一步再進,碰鼻頭拐彎,亦是一種成熟和修養(yǎng),是一種眼光和境界! |
GMT+8, 2025-4-5 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