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本為文人,常給人文質(zhì)彬彬之感,齊白石的大弟子李苦禪,卻是個例外。 記得在一部紀錄片中,講述了李苦禪耍大刀的故事。上世紀50年代,李苦禪在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任教。一天他回宿舍的路上,看到有人在胡同口耍大刀賣藝,圍了一圈人。李苦禪上前看了一會兒,隨口說了一句:“耍得不怎么地道呀!”賣藝人不服氣地大聲反問:“朋友,你來耍一個給大伙看看!崩羁喽U來了興致,說了聲“稍候”,就快步回宿舍取來雙刀。他這雙刀很鋒利,平時裝在一個鯊魚皮的口袋里。李苦禪放開耍了一陣,只見兩把刀上下翻飛,舞到高興處還將刀擲于空中,之后又穩(wěn)穩(wěn)接住。圍觀者連連喝彩,紛紛拋出賞錢。“這錢應(yīng)該歸您!”賣藝人捧著錢對李苦禪說?喽U先生見狀呵呵一笑,擺擺手說:“我是美院的老師,給你幫個場而已! 這個耍大刀的故事,說明李苦禪真有武術(shù)底子,且頗具觀賞性,但他武功到底強不強,有多強,似乎還弄不太清楚。好在不久后,筆者在一本校友回憶錄中讀到了他的另一個故事,這下可以很肯定地說,李苦禪的武功挺高。 上世紀30年代,李苦禪在杭州國立藝專(今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任教,由于他總是站在愛國學(xué)生一邊,被學(xué)生私下里尊稱為“赤色教授”。一天,他在西湖邊觀賞荷花,卻見有人慌慌張張地向他這邊跑,一問方知,原來是有個蠻橫的野和尚在前面攔路要“買路錢”,嚇得膽小的游人到處亂竄。李苦禪上前一看,只見野和尚袒胸露肚,敲著木魚,身邊放兩塊大石頭,只要有人路過,就舉起石頭,大聲喝道:“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石頭足夠大,一般人根本無法輕松舉起,所以一些膽大的年輕人雖對其怒目相向,卻始終不敢上前制止。李苦禪對自己有信心,走向前去,故意伸手向野和尚要“買路錢”。野和尚勃然大怒,出手即打,結(jié)果李苦禪三下五除二,麻利地將其制伏。圍觀者紛紛叫好。 在我國的俠客傳統(tǒng)中,對武俠的評判,并不以武功高低來度量,而以武德為最高標準,“寧可無武,不可無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李苦禪有武有俠,自然更加受人尊敬。 從藝術(shù)的角度來說,習(xí)武培養(yǎng)了李苦禪豪放雄強的性格,這種性格反映到繪畫中,成就了他強健的筆力和豪放的風(fēng)格,終成一代花鳥畫大師。 耍大刀的李苦禪,不是花架子,而有真功夫。 |
GMT+8, 2025-4-5 02:39